top of page

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 推動可持續金融的重要一步

Date: 1st August 2024

香港綠色金融市場現狀

為了支援應對氣候變遷的全球行動,香港金融管理局發揮關鍵作用。金管局透過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監管指引,以及推動整合氣候風險管理,引導資本流向永續投資並遠離高排放產業,從而推動向永續未來的過渡。香港的綠色及可持續債券市場在過去幾年一直在迅速擴張。 2022 年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及貸款達到 805 億美元,較 2021 年增長超過 40%。政府也一直透過綠色債券發行為市場提供良好示範,截至 2023 年 12 月為止,政府綠色債券計劃共發行了近 250 億美元的綠色債券以支援全球可持續發展項目。同時,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219個獲香港證監會認可的ESG基金,主要投資主題包括可持續能源和氣候變化等,整體資產管理規模為1,696億美元。


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實施

隨著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漂綠」危機逐漸浮現。所謂「漂綠」即企業誇大或虛構環保成效,或僅將「綠色」作為公關形象工程。這樣的行為影響投資者的選擇,使資金未能流入真正有助於環保的項目中。為了提升香港綠色金融市場的透明度,香港金融管理局於2024年5月3日正式公佈了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香港分類目錄)。這個目錄為香港金融機構提供了貼標綠色資產、揭露其規模和環境效益,以及評估金融機構綠色表現的依據。它包括了發電、運輸、建築以及供水和廢物管理四個行業下的12項經濟活動。


在發電行業,分類目錄針對能源行業的標準為某些技術、資產和投資提供了明確的指引,這些技術、資產和投資將對香港實現脫碳目標做出重大貢獻。未來,該標準可能會擴大,納入更多技術(如海洋潮汐、地熱、水力發電和生物能源),考慮它們是否能夠達到總體排放強度閾值,以及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的其他關鍵因素。在交通運輸行業,分類目錄指出運輸工具應在特定年份下具備相應的排放強度,並且這個排放強度將不斷動態調整。在建築行業,該分類目錄可以更具體地解釋建築開發商、業主、運營商和投資者如何確定建築物是否有助於減緩氣候變化。在供水與廢物處理行業,分類目錄將從污水、廢物的收集、隔離、處理等各個環節出發,提供管理標準,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食物供應鏈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為了方便管理和定期更新分類目錄,它採用了「活動卡」的形式對經濟活動進行描述和劃分。「活動卡」包含了綠色產業活動的描述、活動範圍、與其他分類目錄的聯繫、應用場景和標準。



具體評估將通過四個步驟實現

步驟一:將實體、資產或專案按活動水準進行細分,例如按照分類系統中提供的行業代碼(HSIC/ISIC)進行細分。然後可以將資本支出(CapEx)和營運費用(OpEx)或收入/營業額標記到每個確定的活動中。

步驟二:檢查覆蓋範圍,通過將細分中列出的活動與相關活動卡中提供的活動描述進行比較,以驗證它們是否在分類系統中得到覆蓋。

步驟三:根據技術篩選標準評估資格,通過收集和處理包括細分數據在內的資訊,以此確定的活動是否符合技術篩選標準,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利用協力廠商提供的資料和內部研究成果支援評估。

步驟四:如果某項活動符合分類系統的標準,與該活動實施相關的支出(CapEx或OpEx)或收入/營業額可以被視為“綠色”。符合條件的支出可以成為潛在綠色金融工具(例如綠色債券或貸款)使用資金的基礎。如果公司的所有活動都符合分類系統的篩選標準,那麼整個公司可能被視為綠色。然而,如果公司的活動只有部分符合標準,那麼根據相關規則和框架,只有公司活動中相關的支出、營業額或收入才能被視為符合綠色資格。



多用途工具

為支持及加快各國實現巴黎協定所規劃的氣候目標,訂立香港分類目錄以作為實現目標的關鍵多用途分析工具。它為發行人和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提供了指導,減少了漂綠行為,促進了綠色計畫的資金流動。其次,它吸引了更多氣候變化導向的投資,提高了全球投資者對綠色融資的興趣,同時也為被投資項目提供了準確性及基線標準。此外,分類目錄還能夠評估項目和資產的「綠色度」,並確定其對環境風險的影響為金融部門提供有關氣候風險的重要資訊。


可比性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在編製香港綠色分类目錄時,致力於建立與國際主流分類目錄接軌的框架。具體而言,該分類目錄考慮了中国、欧盟、东盟的可持续金融分类法,主要包括共同基礎分類法 (CGT)、歐盟 (EU) 分類法、綠色債券認可計畫目錄、東盟分類法和氣候債券分類法 (CBT)。其中,11項活動與CGT中的活動保持高度一致,僅水路交通活動採納了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的分類標準。


此外,該分類目錄基于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和香港标准行业分类(HSIC)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确保分类法的互操作性。在制定分類標準時,HKMA參考了國際公認的綠色指標和技術標準,同時考量了香港本地的經濟發展特性。例如,對於太陽能發電專案,該目錄採納了CGT中有關光電轉化效率的條件;對於建築專案,則根據本地行業廣泛應用的標準亦將"綠建環評"(BEAM Plus)採納為衡量標準。



對於利益相關者的影響

香港分類目錄對於利益相關者的影響非常重要。對於投資者來說,分類目錄提供了標準化的信息,減少了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這有助於他們更好地評估投資項目和資產的綠色性。對於綠色債券發行人來說,分類目錄的存在增加了融資的可信度,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對於監管機構來說,分類目錄提供了衡量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手段,提高了金融部門的效率。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分類目錄有助於支持低碳和可持續的經濟轉型,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


然而,分類目錄也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對於傳統產業來說,他們可能需要進行轉型升級,以符合新的分類標準。相應地這也為企業提供了探索新商機的機會,例如進軍新興產業、優化產品和服務等。此外,分類目錄也有利於機構和企業更好地遵守其他國際框架,例如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工作小組(TCFD)的建議。因此,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分類目錄的變化,制定符合新情況的發展策略,以應對挑戰並抓住機會。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香港的綠色和永續金融將進一步蓬勃發展,為建立更綠色、包容的未來貢獻力量。


本文由THINK ESG LIMITED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研究小組林奕璇小姐撰寫。

Comments


Tel. (852) 3443 6177
Email : admin@thinks.com.hk 

  • LinkedIn
VISIT US

Hong Kong Head Office

Suites 3301-04,
33/F, Two Chinachem Exchange Square,
338 King’s Road, North Point, Hong Kong

 

Hong Kong Sales & Admin Office

Flat B&C, 22/F, EGL TOWER,
83 Hung To Road,
Kwun Tong, Kowloon

Shanghai Office

Bldg 1, Room 1703 Xin He Building,

1135 Wu Ding Road, Jing 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42, China

Guangzhou Office

708-717, Jinxiu United Business Plaza, No. 1,
Tianhe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 2025 THINK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